有事来找我
记九寨沟县马家司法所谭丹
九环线公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岔道,从岷山大峡谷的缝隙里向内延伸。这个缝隙原本是给山里流出来的水备的路。人们沿着水的踪迹逆水而进,在山脚开凿出一条路来,沿路进到山里,眼前豁然开朗,青山绿水,如世外桃源。老百姓民风淳朴,见到生人时还会露出稀有的羞涩,暴露出内心的纯净。满脸的笑容,是白马藏族的待客之道。谭丹在这个环境中工作生活,让人羡慕。
口罩背后也能看见谭丹招牌式的微笑
原乡政府没有了往日的繁忙,显得冷情。进入大厅,多日没有烟火的冷气让人啰嗦了一下。右转第二间依然是司法所的办公室,推门进去,满眼春光。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电炉上茶壶正冒着热气,茶香扑鼻。桌子上摆放着镜面草、紫叶酢浆草、吊兰,生机盎然。墙壁上挂着各类司法工作表册,整齐有序。就连真皮沙发上,也放着长毛绒的坐垫和靠背。谭丹可是一个男生,从办公室看来,他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态度,让我刮目相看。
撤乡并镇,时逢春节前。领导安排时任马家司法所所长的谭丹值守马家片区。谭丹在这里工作了八年,每一家每一户,谭丹如数家珍。就连谁家屋里煮的什么饭,他都清清楚楚。这里的人离不开他,早把他当做自家人。这里的人们习惯什么事都来找谭丹帮忙。
我们刚坐下,一个脸色黝黑,身穿迷彩服的青年男子,怯怯地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户口簿,说让谭丹帮忙带到勿角乡政府。谭丹说,乡上下午有人过来,我就给你带过去,你去忙你的。来人脸上绽开了笑容,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他退后一步,腰稍稍往下一低,继续说,我今天在地里种洋芋呢!谭丹说,知道了。去吧!原来这是一个社区矫正人员。当年因为贩卖国家保护动物被处罚。现在属于谭丹社区矫正管理的对象。
疫情期间谭丹协助镇党委政府开展日常工作
春节前,马家的人们都在忙。因为县上确定这里将是元宵晚会的分会场之一。马家是个好地方,这里有满山墨绿的松树,这里有民族特色浓郁的白马藏族。千百年来,白马人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了文化遗产中的活化石。正月十五转山、对歌、涂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白马文化的瑰宝。元宵晚会正是抓住这一特色,欲将白马文化重点推出。于是,在杭州、唐山等地打工的近一百人都回来了,他们是年轻力壮的姑娘小伙子,涂墨晚会上他们是顶梁柱。
一切正在按计划进行时,新性冠状肺炎病毒入侵。县上宣布暂缓元宵晚会,近期不许办结婚等喜事,避免人员聚集。领导安排马家的路口设了检查站,禁止人员出入。谭丹和同事们放弃休春节假,开始投入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他们守卡子、搞宣传、搞隔离、送病人,马家老百姓的事就是他们的事。谭丹和同事们一个月来和老百姓们在一起,为他们解决困难。
晚上谭丹走村入户摸排疫情情况
一个返乡人员高烧37.4,达到了警戒线。谭丹和同事们密切观察这个病人的状态,安排家属和寨子里的其他人员做好隔离。医护人员治疗,他们宣传此病的严重性,人们将信将疑。他们认为谭丹都这样说,肯定没错,确实要注意了。经过治疗观察,病人没发烧了,病好了。谭丹和同事们松了一口气。
听说胜利村有两家人计划给孩子办订婚酒,苗州村有一户人家办结婚酒席,请柬都发出去了。谭丹和同事们马上赶去做工作。
“怎么办?筹备了这么久,办酒席的东西都卖了,那不是要有损失吗?”主人家心疼买的东西损失了。
“大局当前,要以身体健康为前提。如果人员聚集而传播疫情,这个责任谁都负不起。你们也对不起亲戚朋友。结婚的时间改一下,不影响的。”谭丹和同事们耐心劝说。
“可是,年过了娃些要出门打工,这个婚怎么结?”主人说的不无道理。
“有结婚证的婚姻是受法律保护的。他们已经是合法夫妇。办酒席只是民间习俗。疫情后,再办酒席也不迟,我们都来吃酒。”谭丹耐心劝说。
工作终于做通了,结婚酒席延后,等疫情后再办。
熟悉的背影——谭丹帮着老百姓搬运生活物资
马香村有一户养鸡专业户,养了几千只鸡,每天要产两千枚鸡蛋。若是平时,这每天的两千枚鸡蛋,送往县城和九寨沟,市场大,销路好。突发而至的疫情,让产、供、销之间中断,失去了链接。一边是鸡蛋卖不出去,一边是城乡的老百姓买不到鸡蛋。眼见鸡蛋堆成了山,运不出去,找不到市场。养鸡人急的不知道如何是好。谭丹和同事们想办法、出主意,积极给领导汇报,终于这个消息汇报到县物资保障组,县领导知道这个情况后,安排此次疫情期间供应我县城乡物资供应的九合公司定点购买马香村的鸡蛋。养鸡户的难题解决了,在疫情期间,保障了养鸡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保证了全县的鸡蛋供应稳定。看到养鸡人将一筐筐鸡蛋装上运输车时,谭丹和同事们又松了一口气。压在他们心里的一块石头放下了。下午运输鸡蛋的车回来时,给老百姓拉回来代购的生活物资。这一出一进,平衡了供给,保障了需要。
谭丹说,马家是全县第二大林区,现在正是冬季最干燥的季节,护林防火工作不能有丝毫大意,户外用火已经全面停止。他每天的工作之一,是护林和防火。让树木有自由生长好的环境。
“怎么什么事都在管?你可是司法所长啊!”我不解。
“特殊时期,工作不分份内份外,保证这一方老百姓安居乐业,就是我的工作。”这是谭丹对自己的定位。
工作不分份内份外
桌子上一个塑料袋里装着吃了一半的核桃火烧白面馍。谭丹看见我的眼睛看馍,赶忙拿出来掰了一牙烤在火炉边。“你尝尝,这馍好吃。看到我们伙食团撤了,没地方吃饭,这是老百姓给的。”我心里早就感动了。
有没有吃饭,这是父母才注意的到的细节。如果说老百姓是我们的父母,他们知道我们的冷暖,吃没吃饭,我们是他们的牵挂的话,那么作为儿女的我们,该给我们的父母做些什么呢?当父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会置之不理吗?我理解谭丹的事无巨细了。我细细地咀嚼着火烧馍的香甜,看到谭丹廋了一圈的脸,我也懂得什么是鱼水情深了。
有事去找谭丹吧,他在司法所等着您。
作者简介
李春蓉,九寨沟县司法局党组成员。鲁迅文学院四川班学员,四川省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出版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血脉》,待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心安》(与人合作),待出版散文集《安乐人间》。作品在《四川文学》《星火》《草地》等杂志发表。作品《守候,为一句承诺》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和祖国共成长”征文活动中,被四川省作协评为优秀作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