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有缘
周末,竟然早早醒了,醒了也不赖床,楼上露台去看那些花儿们。有需要水的给它们一些;更多的时候,一圈又一圈游走,考虑哪里还缺一些植物,应该添置何种植物。然后,不忘拍照,晒朋友圈。虽然还只是一个雏形,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前景可期可待。
昨天下午做了一下午园丁,翻土、施肥,约师傅来安装拱门,移植月季花到花池中,把阳台上的盆盆们一一挪了位置。它们是我手上的兵士,由我布阵。土还是少了一点,又搬了几趟土。
紫叶榨浆草的盆里长满了三叶草,看着三叶草绿盈盈地,开始舍不得去清理,现在,紫叶榨浆草越来越少,几乎只有一星半点。这不行,还是得将它们分家。金心吊兰的盆里也长满了三叶草,倒底吊兰坚强,两者势均力敌。也将它们分家吧,各自发展,才是正道。云妖说,三叶草最会抢地盘,她的院里到处都是,当杂草清理,清一批出来另一批。
想起散步时在河边看到的那片三叶草,彼时,我并不知道它的名字,朋友圈晒图有人告诉我,它就叫三叶草,如果从中找到四叶草,寓意很幸运。我百度了一下,补了一点功课,三叶草与榨浆草同源。对植物的知识很浅薄,往往相见不相识。如同人与人的交往,必然有个过程,首先知道彼此姓名,然后通过接触,了解并感知各自的性情。人与人之间,有气场,相互吸引的,会从心里生出好感,自觉走向对方,这点,无论男女、情人与朋友,都有相容或相斥,很神秘。河边的三叶草,叶面有白色的星点,开白色的花。家里盆中生长出来的三叶草,全绿,开粉色的花。
人与植物,其实,也有个相融相洽的过程。我以前也爱花草,对所有的绿色植物都眼冒金星。记得最开始养吊兰,起初也有型有样,但还是会枯萎。总是掌握不好养育要领。一直到去年之前,养什么死什么。去年开始接触多肉,买来一些盆,从朋友那里淘来苗和叶子。将它们放在楼下阳台的铁架子上,天天看,朋友们一再再提醒我不要浇太多水,宁干务湿,忍着不浇水,可是天天看它们,总是一个样子,特别着急。
后来群里朋友们又说插月季,第一批月季是梅梅帮我从网上买的,买回来后,梅梅亲自教我栽种,包括盆的选择,土的选择,再到浇水的方法,一一指导。梅梅是真心爱花的美女,她会在买花之前,做大量的功课,加入养花群,在养花论坛上流连,翻看网上各种养花知识。我的朋友云妖,有个好美的院子,在养植技术上,更有一套套经验。她热衷于多肉植物。在这两个朋友的带领与熏陶下,我一步步地走上养花的路。
第二批月季,在梅梅指点的网店,自己买的。我对月季之前知道得少,所以并无所谓贵重与普通品种,只是从图片与介绍上进行选取,喜欢大花盘,喜欢多彩多姿,喜欢藤本。梦想我的阳台栏杆往外迁延一片花海。慢慢地,月季还真被我养成了。当一朵朵花开放,心里说不出的美。终究还是经验不足,一次给它们施肥太多,叶子大片泛黄脱落,以为又是一次失败。后来剪枝,浇水,放到阴的棚子底下,一周后又都发出新叶,全部缓了过来。原来,植物的生命力是如此顽强。这次波折,让我受到了很多教育,醍醐灌顶一般,慢慢摸索出对月季的施肥、浇水、抗病害的方法。
去年冬天,史上最强的寒流来了,以为那些花会凶多吉少,结果,春天里,它们不仅开枝散叶,还爆发性地开出美丽动人的、丰富的花儿。春天约了朋友们来看花,云妖与梅梅再次指点我,我的月季需要剪枝养护并塑形。我又在养植的路上进步一点。
开始只是小打小闹,想养点盆栽花,就很知足。却由于我的月季一茬又一茬开放的美,让我忍不住在网店淘下第三批、第四批月季。露台上的盆盆已经太多了,显得拥挤又凌乱。这时接触到两个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