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名吊兰却不是兰赏花识花

之前我们提到过,名字叫“××兰”的不一定是兰科植物,比如我们今天的主角吊兰,它是天门冬科吊兰属草本植物。类似这样名不符实的植物还有君子兰(石蒜科)、文殊兰(石蒜科)、铃兰(百合科)、鹤望兰(芭蕉科)、虎尾兰(百合科)等等,切不可望文生义,简单粗暴地将它们统统归为兰科植物。

我这株吊兰是去年10月从云南腾冲带回的,当时闺蜜们每人都带了一株,但至今尚存的只有我这棵和加玉那棵。吊兰来家时不足十厘米,一开始我把它当做水培植物来养,但生长发育特别迟缓。后来改为土培,还特地从网上为它买了一个兰花专用盆,随即它便生机盎然,朝气蓬勃。

水培模式

土培模式

经过一年的精心培育,吊兰终于开始吐露花蕊,并且一次就抽出了长短不一的4根花葶,最长的花葶居然有80厘米,远远长于带条纹的丛生剑形叶片。

花亭上数十朵洁白的小花(直径约1厘米)分作2-4朵抱团盛开,排列成稀疏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不过它们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开,今天一朵、明天一朵、后天三朵,大后天又开一朵,零零星星的开放,不断送来惊喜。也许正是因为吊兰的每朵花只有一天的寿命,选择这种开花模式才得以延长花期。

天(双11)

第二天(11月12日)

第三天(11月13日)

第五天(11月15)突然爆棚,一下开出十来朵花

连续开花数日后,剩余的花苞还在陆续绽放,同时又有新的花葶伸出。根据之前的开花速度来预估,这一拨花开完大概要一个多月,兴许元旦还有花赏。

吊兰没有明显的花萼和花瓣,有六枚白色的花被片,长7-10毫米;雄蕊六枚,稍短于花被片,黄色花药矩圆形,开裂后卷曲;蒴果三棱状扁球形,长约5毫米,宽约8毫米,每室具种子3-5颗。花期5月,果期8月。

晏子使楚里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句话也适用我的吊兰,在云南花期是5月,在北方的温室里入冬才开花。

开裂前的花药呈矩圆形

开裂后的花药卷曲

吊兰的小白花在绿色圆柱形花葶衬托下,显得格外清新淡雅,恍惚间以为是一只只悄然而至的蝴蝶。吊兰虽然没有出声在兰科名门,却有着兰科植物的高雅圣洁。美中不足是叶片 总有枯黄现象。花友说这是因为水太多了、或被暴晒了、或土太肥沃了,针对前两条我都相应采取过措施,但并不怎么奏效,有待继续观察总结。至于第三条,我想随着时间推移土质会慢慢变得贫瘠,顺其自然就好了。

焦黄的叶尖

吊兰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花葶末端长有一小撮叶片,实际上是一棵新植株幼体,上有叶,下有气根,剪下来直接插入土里,不日又是一大丛吊兰。

吊兰叶片四季常绿,同时还能净化室内空气,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观叶植物。吊兰原产非洲南部,现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供观赏。我国民间有取全草煎服治声音嘶哑的习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mingdes.com/afhgx/49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1


当前时间: